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

調整產業結構 創造在地化工作機會

  廿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,全球青年失業率與失業人數已歷經兩次大幅上升:受網路泡沫化及全球經濟同步不景氣所影響,青年失業率在二○○二年創歷史新高一三.一%,失業青年達七六○○萬人。二○○八年因華爾街金融海嘯引爆之青年失業問題,讓世界各國多年來努力建構的社會安全網出現破綻,「飛特族」(不求固定工作的族群)、「窮忙族」(有工作卻難以飽食者)、「蟻族」(窩在都市邊緣尋找工作機會的青年)等名詞,不斷被創造登上檯面,年輕人的失業問題讓各國愈來愈一籌莫展。

台灣的景況雖不若南歐諸國嚴重,但在面臨失業率攀升的同時,還有缺工、低薪化與高學歷高失業率等問題並存,使得青年(十五歲至二十四歲)失業率不僅是全體平均失業率的三.一倍,也高於鄰近的日本、韓國,顯示我們的青年就業壓力相對更大。加上青年勞動參與率逐年下降,以及長期失業人口中,社會新鮮人所佔比率漸增已逾二成,種種現象均指出目前的青年失業問題絕不能等閒視之。

雖說行政院已於二○一○年協調相關部會,將輔導青年就業之各項措施整合為「協助青年就業接軌方案」,但主管機關仍是各行其是,且在無法干預市場的情況下,僅透過提供就業機會、釐清興趣志向,與協助參加職業訓練等三面向企圖降低青年失業率,卻忽略了最根本的改善經濟體質問題。

猶記得一九六○年代起,台灣以優質的勞動力吸引外資,躍升為世界的工廠,並創下經濟成長奇蹟。曾幾何時失業率再也回不去三%以下,可是民間缺工率卻達一六%至一八%不等,許多人認為這正是產業發展與人才培育失衡的結果。

台灣擁有的大學人力是他國的四倍,碩士是人家的三倍,但製造業改以「台灣接單海外生產」模式後,六成的就業機會在服務業,可是過去十年服務業投資少,國際化程度亦低,餅沒有做大,使得勞動市場供過於求,薪資不易成長。我們希望從「包容性成長」觀點,針對低薪化現象,連結新興產業推動措施與學用配合計畫,提出「後金融危機時代的青年就業促進策略」。

其實,過去十年我國勞動生產力提高了五六.三八%,但單位產出的勞動成本卻下降二六.四四%,可知廠商的勞動成本並未完全反映生產力的增加,使得目前的低薪現象不僅造成市場扭曲,連帶擴大貧富差距,政府宜運用產業結構調整之契機,一併解決缺工、高學歷就業機會不足及「青貧」等問題。

今年十一月起,台灣推出一系列吸引外資的作法,包括稅賦、優惠貸款,鬆綁部分產業之外勞聘僱比例等,但英國的「經濟學人資訊社」(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,EIU)在新近報告中,卻認為此舉有可能會讓台灣走回頭路,吸引到的是勞力密集產業,而非創新產業。

為免適得其反,我們認為應運用台灣的高等教育人才,藉著創意研發與行銷等優勢為企業加值,讓投資者願意捨便宜的勞動力,不再「逐水草而居」,對於人才的聘用,不要只是以降低人事負擔為考量、希望政府提供僱用補助,卻不去創造新的專業性工作需求。

具體的作法是,政府以減免企業社會保險支出之方式,鼓勵廠商與大學合作,由企業主導,共同遴選與廠商業務相關領域的師生,讓學生部分時間在企業工作,利用週末、假日或固定時間回學校進修,老師及研究生則可同時從事研發、行銷或管理技術改良等業務。如此既可滿足廠商的短期人力需求,並能有效利用學術資源,除可提升業界能耐外,對學校也同時達到課程設計與職場需求銜接之目的,讓學子的自我投資更符合經濟效益,並可解決高學歷失業率問題。再者,廠商若願意聘僱學用合作計畫畢業後的學生,可延長投資優惠年限,企業如能進一步提出加薪方案,亦即依廠商獲利與員工績效設計薪資提高機制,則可享有更多的福利,如此就能將投資誘因與本勞薪資加以連結,積極協助受僱者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,間接刺激內需,強化經濟發展動能。

經濟全球化雖然對我們的就業機會造成衝擊,但危機就是轉機,希望政府透過調整產業結構的機會,創造在地化工作,將解決缺工、青貧與高學歷高失業率等問題,畢其功於一役。

(2012-1208 中國時報-社論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