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

六都崛起後的財政自救之道

  台灣在縣市改制升格之後,最快明年就會出現第六都。六都版圖涵蓋全台三分之一,人口比重高達六成八。換句話說,現有七成民眾都是直轄市民。縣市地位上升,長期是財政資源分配者的中央政府,面對六都崛起且來勢洶洶的搶錢、搶債風潮,主導分配的角色正大受挑戰;欠缺約束的財政紀律,累積財政敗壞的赤字,則迫使爭食財政資源的戰役出現質變。財政形勢今非昔比,中央與地方豈能再抱殘守缺,執著爭逐有限的財政資源,絕非財政自救之道。

財政收支劃分法與公共債務法的修正方向,左右縣市升格的財政需求,近日再成地方重砲抨擊中央的話題。直轄市首長毫不掩飾對獲配資源與主觀期待之間,因為巨大落差引爆的不滿情緒。中央政府一面擺出讓無可讓的堅決立場,一面對地方溫情喊話,希望共體時艱,接受財劃法無法再增撥財源、公債法不能再調高舉債上限的事實。

簡單來看,癥結就是「錢」;問題則是,「錢」在哪裡。若要找出一個代表字,形容中央與地方目前的財政現況,無疑正是「窮」。要錢、沒錢的痛苦,不是只在地方,中央政府也有左支右絀的麻煩。陷入窮困的成因,一是結構僵化,一是開源無方。因此,徹底救窮的藥方,無法寄託在財劃法或是公債法身上。地方砲打中央,實是找錯對象。這場財政僵局,解鈴仍需繫鈴人。

解析當前的財政局勢,中央政府在縣市升格後、財劃法與公債法配合修正前,因應直轄市業務與人事規格,下放財源已多達千億元;財劃法修正後,扣除收支並列,中央每年需再增撥給地方的統籌款將再淨增四百億元。換言之,中央政府從口袋拿給二十二縣市的錢,已比以往多出一千餘億元。對比自身每年二千億元的財政缺口,中央每多給地方一塊錢,代表赤字就會跟著多一元。就中央可分配財源而言,已經達到現況的極限。

至於地方政府,赤字預算早成常態,財政惡化曲線和升格與否全無相關。即便是直轄市,六都一百年總預算規模六四四九億元,歲入、歲出合計差短高達七一○億元。即使公認財政狀況最好的台北市,年度短絀亦達一八二億元,高居六都之冠。不分有無升格,縣市普遍缺乏財政自主性,正是最大的致命傷。地方習於仰賴中央金援,忽視自籌財源嚴重偏低的現象,雖是過去中央集權時代遺下的產物,但若升格好比是縣市的「成年禮」,直轄市就要有「大人樣」,提高自籌財源的比重,便是證明自己夠格升格的第一門課。

六都既已成形,代表都會治理已是台灣未來的新趨勢,財政資源分配也必須注入新思維。中央緊抓錢、權的時代已經過去,配合升格縣市必要的人事擴編、業務移撥與公共建設需求,財政分權合理化亦是必備條件。不讓直轄市穿回升格前的財政緊身衣,除了基本財源需受保障,中央業務移撥地方的同時,經費亦需完全移轉,不能權已下放,錢卻不到位。趁著財劃法修正之際,合理調整稅收分成比重,展現財政分權的誠意,是中央面對升格縣市,應有的基本財政道義。

至於亦被六都列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公共債務舉借上限,此刻實非放寬的合宜時機。地方政府總債務至今已達八千三百億元,債務累積雖非單一責任,卻是歷任縣市首長的共業,特別是縣市平均自籌財源長期平均維持在四成水準,縣市自我財政努力不足,緊守債限無疑是維持財政紀律、避免債務膨脹的最後防線。

地方政府更需自省,財政自救乃責無旁貸之事。既非仰望中央補助,更不可希冀舉債解決。拋棄依賴外援的陳舊心態,利用升格的規模經濟優勢,從事資源整合、跨區合作、找出創新的財務策略,是自己的責任。而誰能儘早樹立直轄市的財政特色,必然就能從年年搶食財政大餅的泥淖中,早一步脫身。

(2012-1208 聯合報-社論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