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

退休年金扭曲的投資模式亟待改正

  鬧得沸沸揚揚的退休年金改革,經馬總統召集立法、行政、考試三院院長會商之後,似乎大勢已定;那就是,軍公教退撫基金原則上改採確定提撥制,而勞保與軍公教的退休基金,則仍保持目前即將破產的確定給付制,只是為了拖延破產時間,決定繳得多、領得少、領得晚。但這種改革,卻隱藏了一個嚴重的問題,絕大多數人,尤其是身受其害的退休者與企業主都茫然不知,一旦實施,整個國家的發展方向恐將被扭曲,台灣的市場經濟會倒退,一定要及時懸崖勒馬。

所謂領得少、領得晚還不打緊,真正的關鍵在「繳得多」,以勞保年金為例,為了避免破產,又要維持退休者的所得替代率,目前的繳費上限恐怕至少要提高到19%。這一筆錢,不論由誰保管,每一分每一毫都歸勞工所有,只是要待一定的退休條件滿足之後才能領取。另外,勞退新制的提撥辦法,每位勞工都有一個明確的個人帳戶,勞工與雇主所提撥的退休金,毫釐不差地存入其中,每個月投資計息,到符合退休資格時依規定按月領取年金,而且隨時可以上網用密碼查看其中餘額,這也是百分之百歸勞工所有。

然而,不論確定給付制還是個人帳戶制之下的勞工儲蓄,卻完全不歸勞工支配,而是胡亂交給某些支領低薪的公務員負責操作,或委由不相干的第三者代操,結果獲利當然偏低,甚至被人以詐欺手段中飽私囊,都成為無法避免的損失,而握有這些儲蓄的勞工卻全無置喙之地,除了共產國家,誰敢如此膽大妄為?

更可怕的是,雇主與勞工提撥的錢,是整個國家最重要的儲蓄。事實上,數十年前台灣高速成長的階段,儲蓄率最高也不及40%,如今勞保再加上勞退基金雇主、勞工各額外提撥6%,總額接近30%全部流入主管機關掌控之中。

長久觀察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者均知,在其最高的狀況下,勞工與雇主各付20%,占薪資所得40%,使得新加坡市場經濟難以運作,因為全國儲蓄都被政府掌控,一般民間企業投資所需資金反而不夠充裕。正由於如此,新加坡的整個經濟運作數十年來都操於政府之手,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市場經濟。

如今,為了挽救退休基金,我們逐漸步上新加坡後塵,將高額的資金都鎖在類似公積金的退休基金中供政府操作,則未來的台灣恐怕成為一個不三不四的新市場經濟。如果又欠缺如新加坡李光耀所領導的高效能政府,由一群庸庸碌碌的官員隨意玩弄國家經濟的命運,其後果真是不堪設想。

在深知如此至惡大患之後,退休制度的改革只有一途,就是完全跳脫確定給付制的陷阱,一舉擺脫所得替代率、費率、給付額、領得晚等夢魘,讓它回歸純粹以強迫儲蓄的本質,一方面要避免步上新加坡的覆轍,以太高的提撥率將國家大部分儲蓄鎖在基金或個人帳戶之中;一方面要更靈活地運用這一筆儲蓄的資源,盡可能由市場經濟決定其投資方向,並還給帳戶的主人更高的自主權,由他們自行決定高報酬與高風險之間的取捨。

循此方向改革,庶幾台灣經濟尚不致被強迫儲蓄損傷太甚。但有一極大障礙橫亙路中,那就是,這一大筆儲蓄多年來早已是政府手中的禁臠,金額高逾7兆,為GDP之半;現在要政府官員放棄這一龐大可用資源,難如虎口拔牙;而那些深受其害的勞工並未真正認知問題的本質,有人甚至在一旁為政府搖旗吶喊。

我們就是不忍台灣走上窮途末路,因此苦口婆心提出挽救之道,讓巨額資金做更符人性的投資方式,政府只要守住穩定安全的管理原則,讓勞工自由選擇又何妨?

(2012-1208 經濟日報-社論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