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

美國財政懸崖對大陸的啟示

  美國「財政懸崖」問題,正困擾著歐巴馬總統與國會領袖,希望避免增稅6000億美元計畫打擊消費,傷害本已十分脆弱的經濟體。事實上,當初美國布希總統提出10年減稅計畫,就是希望在網絡泡沫破裂後竭力維持民間消費。

  10年後,美國卻必須痛苦增稅,勉力實現經濟再平衡。中國近10年來,財政收入成長率逐年攀高,對照美國要由總統出馬協調增稅,對比極為強烈。

  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登場,結構性減稅以及提振內需,都是主要討論方向。即將繼任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最近表示,結構性減稅是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關鍵,將營業稅陸續轉為增值稅,是目前最具體的措施。然而,大陸應該從美國財政懸崖上學到的教訓,是要將稅收納入經濟發展的規畫之中,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穩增長,減稅必須有更大的魄力、更具有政策目標針對性。

  中金公司董事長李劍閣稍早前曾表示,大陸稅收連續10年以超過20﹪速度增長,大幅高於國民生產毛額成長率。

  而且,大陸現有稅制在結構上過度壓抑民生消費,不利提振內需來刺激增長的政策。而美國的減稅方式,都是從所得稅著手,大陸如果要以稅改支持內需,不能只著重企業減稅,個人稅負也應該減輕才是。

  大陸在過去的經濟發展當中,除了以基礎建設為重點之外,也以扶持或調節產業為目標。對於消費需求的刺激,或是所得在支配上的政策效果,並未列為重心。

  2008年底的家電下鄉,雖然是首次以宏觀方式介入消費,但也只是為滯銷的外銷產業擠壓出消化存貨的管道。所以,在大陸的經濟思維中,產業仍然是運作的中心,即使《勞動合同法》調整了勞動條件,目標針對的還是在調控產業分布,而不是勞動人民本身。

  目前,大陸的經濟實力業已逼近美國,人民幣也逐漸取得亞洲的領導地位,大陸的經濟發展結構,當然也要為下一階段做好準備。以製造業帶動經濟成長的模式,在未來必定無法繼續支持高成長,也無法支持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。

  大陸必須拉高消費需求的位階,使其逐漸取代產業扶持成為經濟政策重心,大陸才有可能慢慢走向內需型的經濟模式。唯有逐漸脫離以製造、外銷為主的經濟思維,大陸國力才有更上一層樓的機會,因此消費導向是大陸下階段發展中最重要的經濟戰略。

  大陸如果要真正成為世界最大發達經濟體,就必須從現在開始,認真培植全面的消費力量,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,就是消費相關稅制。美國在「財政懸崖」上所碰到的問題,正好可以讓大陸政府看清,消除壓抑消費的稅負,是未來大陸持續增長的關鍵。

  大陸新任領導人上任後,預期會有許多改革性的措施,目前既定的稅改就是其中之一,可惜仍然侷限於舊式的思維。如果習李時代要帶大陸進入發達國家,那麼就要大膽借鏡美國的思維,以消費力作為主要的經濟動力,並且積極改革消費稅制。或許,美國「財政懸崖」的啟示,真會給大陸帶來全新的轉機。

(2012-1208 旺報-社論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