疲弱多時的美國經濟雖仍缺乏全面揚升的強勁力道,但多項指標均出現正面意涵,顯示美國經濟確實看到了隧道盡頭的亮光。最近有兩項訊息值得關注︰一為美國勞工部公布,美國十一月新增就業人數達十四.六萬人,失業率下降至七.七%,創二○○八年十二月以來低點;其次,蘋果執行長庫克透露明年將把現有Mac產品中一條生產線,拉回美國生產。一條生產線回流的功效似乎不大,卻象徵美國總統歐巴馬大力鼓吹「製造業回流」的政策,獲得美國大企業正面回應。
這幾年全球經濟板塊與產業生態出現大挪移,中國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而美、日、歐等先進經濟體則陷入發展遲滯與金融風暴之中,導致彼等開始檢討現有的國際產業垂直分工模式,亦即「進步經濟體將製造端外包給發展中經濟體,自身則保有研發、創新與品牌行銷」,是否能為先進經濟體發揮更大的綜效?先進國家製造業外移或製造端外包,係建立在一個理想化的假設之上,乃是將技術低階、利潤微薄的部門外包,本國則大力發展高附加價值的創新、研發與品牌的經營,如此可以確保本國商品的世界競爭力,維持低通膨。再則,更可棄製造而就服務業,特別是發展金融業,充分發揮用腦力賺錢,以錢滾錢的資本主義精髓。
不料此一分工體系卻導致經濟發展失衡,尤要者,美國成了消費型經濟,很多低收入民眾靠信用擴張度日,甚至買房,讓華爾街發明各種衍生性商品,例如次級房貸的證券化,以及擔保債務證券(CDO)、信用違約交換(CDS)等,股神巴菲特所稱的「金融毀滅性武器」,乃吹起史上未見之大泡沫。華爾街的金童玉女收入數百萬、千萬美元比比皆是,成功的避險基金操盤人分紅十、百億美元也時有所聞。但泡沫破裂之後嚴重衝擊實體經濟,捲起全球金融海嘯,幾乎重蹈一九二九年全球大蕭條之覆轍。
歐巴馬總統在競選第一任時,即大力鼓吹強化製造業,當選後更推動美國製造業的回流與復興,欲以製造業為基礎,達成五年出口倍增計畫,找回過去製造業外移所流失的六、七百萬就業機會。若從十一月失業率降至二○○八年以來最低,以及蘋果也積極回應歐巴馬的訴求,政策成效顯然正在發揮。而世界經濟在此波歐債危機過後可能產生一種新的變局,美國將重拾成長動力,再度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引擎,中國則陷入產業轉型危機,用台灣話來說,就是到了能否「轉大人」的階段。不管如何,台灣都必須面對這個變局,徹底改變目前產業大量外移中國,外銷出口逾半在海外生產(實際上是在中國生產,替中國創造就業機會,只賺到帳面數字)的營運模式;而美國正是值得借鏡的範例。
誠然,當年台灣企業外移,乃是人力密集、技術層次低,組裝代工的產業,應付全球化挑戰最常採取的回應模式。此等代工型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,本國經濟成長,造成薪資水準上升,反倒不利其發展,因此在海外尋找生產基地,亦非得已之舉。恰好中國推動開放政策,釋出數億廉價勞力,加上語言、文字相通,於是成了台商外移的首選。其間縱然在李登輝主政時期推動南向政策,企圖解決產業外移集中於中國的失衡現象。但彼時東南亞政經情勢不穩,加上時有排華潮,台灣人亦被當成華人看待,南向政策終難發揮成效。而台商外移後,政府之宏大計畫如發展台灣為研發總部、亞太營運中心云云,皆流於口號、畫餅。因此企業外移不但未替產業分工加分,反而導致國內產業空洞化,失業率居高不下。
現在是全球產業政策重回正軌的時候,製造業回流成了主旋律。而歐巴馬重振製造業,旨在解決失業、厚植國力,以製造業做為經濟再起之基礎;但馬政府的重點在解決外移台商之困境,如中國生產成本大增,故而引導台商回流的措施,不在創造本國之就業機會,反在大幅鬆綁外勞聘僱比率與五年緩徵額外就業安定費上。如此的台商回流,只能解決有限的經濟困境,以及增加少數的就業。看看美國,想想台灣,馬政府的政策方向應以美國為師深入檢討。
(2012-1210 自由時報-社論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